“緊緊圍繞‘經濟要發(fā)展、交通必先行’這一理念,著力構建‘四橫、四縱、四循環(huán)’綜合交通網絡,建設城鄉(xiāng)半小時交通圈?!苯?,襄州區(qū)交通運輸局局長彭少華告訴筆者。
圖片來源于網絡
近年來,襄州區(qū)交通部門大力弘揚“甘當人民鋪路石、勇當發(fā)展先行者”精神,交通網絡建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。
構建綜合交通網絡
什么叫“四橫、四縱、四循環(huán)”綜合交通網絡?“四橫”就是從東到西,“四縱”就是從北到南,“四循環(huán)”就是圍繞“四橫四縱”進行交通鏈接,從而打造襄州區(qū)城鄉(xiāng)半小時交通圈。
區(qū)交通局進行合理規(guī)劃,在地圖上“畫圈”標注,然后實施?!八臋M”的 3條國道和 1條省道總長168.128公里,目前已完成路基工程110.067公里,路面工程97.042公里?!八目v”的1條國道和3條省道總長179.354公里,目前已完成路基工程128.702公里,路面工程122.792公里。
圍繞“四橫四縱”道路,該局全力在各鄉(xiāng)鎮(zhèn)境內形成交通微循環(huán)。“四循環(huán)”涉及14個工程項目,目前已有9個項目全部完工,其他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之中。
截至目前,“四橫、四縱、四循環(huán)”綜合交通網絡初具雛形。隨著朱集鎮(zhèn)、程河鎮(zhèn)兩座大橋、省道310、國道316雙溝八里岔至棗陽段的建成,襄州境內公路網絡將全面提檔升級,形成“綜合配套、干支相連、區(qū)域循環(huán)、便捷高效”的路網局面。
修復“毛細血管”
襄州區(qū)龍王鎮(zhèn)至肖集鎮(zhèn)的張沖橋,是龍王鎮(zhèn)通往肖集鎮(zhèn)的重要通道,老橋于2016年8月因強降雨,路基滑塌、邊坡沖毀成為危橋,給沿線群眾生產生活及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影響。
近日,筆者在這里看到,新橋已全面動工興建。據承建該橋的公路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,新橋梁全長23.02米,寬10米,投資124.98萬元,建成后將惠及縣道沿線近萬名群眾出行,同時將給龍王鎮(zhèn)紅水家園的發(fā)展帶來促進作用。“我們把阻礙群眾出行的‘毛細血管’全部疏通,與‘大動脈’緊緊相連,形成健康的交通網絡。”區(qū)交通局總工程師趙華說,去年該區(qū)計劃開工建設重點項目7個,實際開工建設17個;向上爭取資金任務1.463億元,已完成1.6億元,占年度計劃的109.4%;一、二級路路基建設進度在全市位列第一,路面建設進度位列第二。
“村村通”助力脫貧
精準扶貧要怎么干?區(qū)交通局認真履行職責,修好路,通好車,建好百姓脫貧致富路。
在精準扶貧工作啟動后,該局工作人員深入全區(qū)64個貧困村,逐一調查,實地勘察,及時將157.05公里脫貧公路三年建設計劃一次性下達到各鎮(zhèn),全力推進脫貧公路建設計劃的落實。
截至11月底,該局共投入資金3989.7萬元,完成脫貧公路建設153.45公里。在脫貧公路建設中,針對部分村無力承擔脫貧路建設任務的情況,區(qū)交通局克服配套資金不足等困難,籌措建設資金876萬元,保質保量按期完成張家集鎮(zhèn)徐窩革命烈士陵園公路、龍王鎮(zhèn)黃灣公路等重點項目建設任務。
在修通脫貧路的同時,襄州區(qū)將村村通客車作為助力群眾脫貧致富的又一途徑。針對31個未通車行政村的具體情況,科學制訂通車方案,先后投入資金1000余萬元,建設錯車臺1250處,新建農村客運候車棚43個,新開通農村客運線路11條,投入客車28臺,延伸客運線路2條,確保了全區(qū)行政村村村通客車。實現(xiàn)了所有行政村“家門口乘車15分鐘之內上街、上學,半小時之內進城”的便捷出行目標。
來源:襄陽日報